品读《三国志》,感悟用人之道

唯有把选人用人作为关键性、根本性问题来抓,大兴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之风,才能做到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,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,才能穿越历史的三峡,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。

近读《三国志》收获颇丰。一部三国争霸史,尽显用人之道。不善用者如何进、董卓、袁绍之流,虽形势大好,却折戟沉沙;善用才者,终成鼎足之势、建帝王之业。正如,《三国志》所言,明镜所以昭形,古事所以知今。无论是曹操唯才是举,还是刘备以心留人,抑或是孙权大胆提拔,对于穿越历史的三峡,走向复兴彼岸的国人,都值得深思。

求贤若渴,唯才是举。论三国用人,无疑曹操最善。孙权就曾称赞曹操用人"古今少有"。他求贤若渴,三次下令求贤主张打破门第观念,废除传统做法,直接到民间选拔人才,于是天下贤士争相归附,如百川之归海。曹操用人不念旧恶,比如陈琳、张绣;能让人各尽其才比如毛玠、辛毗;善于在实践中选拔人才,比如于禁、乐进;此外,能用度外人,比如刘备、关羽。相反袁绍徒效周公之下士,外宽内忌,虽有田丰、沮授之属,而不能用为核心之师,故荀彧、郭嘉之能士先后弃之。在官渡之战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,遇事迟疑,缺少决断,致使帐下重要谋士许攸投曹,献上奇袭乌巢之计,大败而逃,忧愤而亡。

重视培养,破格提拔。刘备东征失败之后,蜀汉人才渐趋凋零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诸葛亮执政期间,不善于发觉培养年轻人才。为稳固荆州势力,不敢突破地域限制,大胆起用益州、东州士人。相反东吴孙权注重与江南士族融合,大胆起用以虞、魏、顾、陆为首的江东士族,实现了孙氏政权的"江东化"。其实,孙权用人的最大特点是敢于大胆起用新人。吕蒙只是一介武夫,孙权看出他的潜能,启发吕蒙修习经典,博古通今,造就一代名将。后来,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,孙权力排众议,起用白面书生陆逊。正是孙权敢于起用新人,才使东吴人才辈出,没有出现像蜀汉那样的人才危机,前仆后继的青年才俊也使东吴成为三国立国时间最久的国家。

实践辨人,感情留人。欲观天下事,得失尽在人,对重要岗位,更需经一番时间考察,方能委以重任。魏延起初在刘备眼中地位不高,而且出身贫贱,后率领部曲随刘备入蜀,因作战英勇、屡立战功、深受刘备信任。刘备称汉中王后,众论皆以必在张飞,而刘备却提拔魏延总督军事要地汉中,遂使魏延成为三国后期一代名将。其实刘备用人最为称道的是推心置腹,以义气用人,用感情留人。桃园结义使关羽、张飞倾心相随、至死不渝;摔阿斗使赵云感激涕零、竭力报效;三顾茅庐、白帝托孤使诸葛亮鞠躬尽瘁,成就一段佳话。古人说,"士为知己者死",得人心者得人才,用人者必须赢其心,人才方会尽其智。

为政之要,惟在用人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唯有把选人用人作为关键性、根本性问题来抓,大兴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之风,才能做到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,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,才能穿越历史的三峡,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。

文/邓培果

相关链接

网友评论/

相关推荐/